記者王上溢/獨家報導
隨著兩岸緊張議題延燒,許多國外客戶擔心供應受到影響,開始要求台灣螺絲廠出示第二生產地,已經在螺絲業界中傳遍,有業者稱之為「中台+1」,但對於企業規模較小,礙於資金有限的情況下,又該何去何從?也讓台灣中小企業埋下隱憂。
中台+1這個名詞,雖然不清楚是從何時出現,但可以確定的是,近幾年台灣螺絲業受到兩岸議題影響,導致客戶紛紛要求台灣螺絲廠提出第二生產地,或是將部分產線擴增到東南亞國家,以確保未來供應鏈不會受到兩岸戰爭影響。
據螺絲業者了解,目前已經有部分螺絲大廠因為國外大客戶要求,而將產線擴大到越南及泰國等地,該廠主要以小螺絲及車用螺絲為主,尤其國外汽車廠對供應商要求嚴格,要打入汽車供應鏈市場就已經很困難,這次受到國外客戶施壓,擴廠至東南亞只是遲早的事。
螺絲業者表示,不可否認的是,兩岸情勢緊張對台灣外銷接單確實存有一定壓力,也可能早已經影響到歐美客戶詢單及下單,只不過今年螺絲接單仍少,讓中台+1的影響程度看似不大,但不少客戶頻頻反映類似案例,未來螺絲業還是得正視中台議題。
對於有資金有規模的廠商而言,擴廠至東南亞國家並不算難事,但不少中小規模螺絲廠是仰賴台灣螺絲大廠派單,有許多小廠商甚至沒有外銷貿易的能力,只從事生產業務,如果未來大廠紛紛出走,在台灣螺絲訂單需求減少的情況下,將會嚴重影響中小企業的生存。
業者也認為,如果台灣螺絲訂單因為地緣政治而逐步減少,或是轉單至東南亞國家,未來中小企業有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,又或是被大企業併購,中小企業沒有太多資金可以應變,只能靜觀其變。
(封面首圖: 中台+1難題,讓中小企業頭捧著燒。取自PhotoA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