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採中心/綜合報導
為慶祝美術節及向臺灣近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致敬,國立臺灣美術館特別於3月25日至7月9日推出「臺灣土‧自由水︰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」展覽,並結合展覽、科技與文創等藝術跨域活動,傳達黃土水大師對臺灣藝術的貢獻、影響力及重要性。
「臺灣土‧自由水︰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」展覽,共展出37件黃土水作品及豐富的文獻資料,展區中並特別設置「雕塑主題教育展示區」,由黃土水展品中的兩大宗──「人」與「牛」為觀察標的,輔以本館園區部分雕塑作品對照為例,提供觀眾由這兩個特定主題的切入,比對藝術作品在寫實、半具象、簡約及抽象的各種表現手法,建構觀眾對於雕塑技法與媒材的基本認識。現場除了園區雕塑模型的靜態展出,並以AR技術召喚大型雕塑原件作品,提供觀眾更多元的雕塑欣賞與詮釋的互動體驗途徑。
黃土水是臺灣首位赴日學習美術,並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藝術家。在其短暫的36歲生涯中,正式研習西洋雕塑僅十五年,卻在雕塑藝術上達到非凡的成就,留下許多難得的傑作,被公認為近代臺灣第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雕塑家。其作品皆以台灣鄉土意象融入西洋雕塑為特色,並創作一系列由木刻、技藝泥塑、大理石雕刻、鑄銅等材料構成的作品,著名的有《甘露水》、《釋迦出山像》、《水牛群像》等,是臺灣近代雕塑先驅之一。
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表示,在這以「美術」為名的特別節日,感謝藝術家們對藝術的貢獻,更感念臺灣美術史上開路先鋒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黃土水,他在短暫一生的藝術歷程創作出許多經典作品,並引領眾多臺灣青年奉獻藝術創作之路。相關展覽及活動詳情請參考國美館官網:www.ntmofa.gov.tw。
(封面首圖: 國美館推出「臺灣土‧自由水︰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」展覽,向大師致敬。國美館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