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採中心/綜合報導
為建立帷幕牆單元設計高階人才養成,高市府經發局連續3年辦理帷幕牆課程,於本(8)月11、12日和25、26日舉行為期4天的「2023南台灣帷幕牆單元設計技術人才講座」,針對高雄大專學院建築系、土木系等大三以上及應屆畢業生為優先對象,導入業界的特定開發、設計、技術等課程內容,另舉辦人才媒合說明會並邀請在地帷幕牆業者分享成功案例,期盼產業新血投入,帶動南部帷幕牆產業發展。
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,帷幕產業全台總產值約1,300億元,高雄有31家廠商,產值約390億,佔總產值的3成,其中中鋼、燁聯、中鋁等金屬材料生產廠商,皆設立於高雄,為帷幕牆產業提供充足的上游材料來源,再加上設計規劃(台灣一川、寶成金屬、美港聯合)、單元製造加工(壹東、高全存、馥安、冠勝、德冠)、預組裝測試(鼎鋒、慶橋、台灣一川)、安裝施工(台灣一川、寶成、美港聯合)等,已於大寮和發產業園區一帶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。
廖泰翔指出,隨著國際減碳意識的抬頭,以綠建築為主的新型態建築需求,已是未來建築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機會。近年來高雄市的許多重大建設如高流、高雄新車站、高雄總圖、高雄展覽館等,皆大量使用帷幕牆,除了美觀更減少高耗能建材的使用,對節約能源有很大助益。帷幕牆製造產業逐漸南移,新設廠及擴廠業者逐年增加,也為高雄帷幕牆產業塑造永續發展的條件。
帷幕牆協會南部召集人鄭清標表示,帷幕牆產業發展已有33年,近10多年來,北部已逐漸發展成熟,協會正持續推動南部從大發、和發到仁武形成帷幕牆產業聚落。他指出,近來高雄亞灣區的建案清一色使用帷幕牆設計,人才需求也不斷增加。鄭清標勉勵在座學員,無論AI、半導體等產業都脫離不了基礎建設,帷幕牆產業薪資穩定具長期發展潛力,百萬年薪不是夢想。
樹德科大流行設計系畢業的洪小姐,畢業後曾在百貨業工作6年,為了讓自己有所成長,因此參與課程,結業後也順利獲得台灣一川工作機會,目前已順利轉為正職並開始參與專案工作,她很感謝帷幕牆協會和經發局舉辦課程,讓她有這樣的機會與收穫。
經發局表示,該講座課程聚焦於,透過數位工具應用在高單價節能型帷幕單元結構設計,建立帷幕牆單元設計等高階人才養成機制,將招募對象由一般大眾轉換為帷幕牆價值鏈業者,與應屆畢業或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,課程費用一律免費,希望能為高雄帷幕牆設計培育更多高階高值人才。
(封面首圖: 高雄近年許多重大建設,皆大量使用帷幕牆。高市經發局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