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王上溢/報導
「台灣+1」或是「中台+1」是近年螺絲企業討論的話題,主意是國外客戶要求台灣或中國螺絲廠提出第二生產地,越南也成為螺絲廠外移的主要國家之一,但業者也說,近年越南受到通膨影響,當地物價及廠房價格越來越高,越南恐怕只會越來越難生存。
上週中鋼與螺絲公會舉行盤前會時,一名業者指出,越南的發展迅速,越南大鋼廠除了河靜之外,和發高爐也是一支接著一支蓋,但問題在於,受到外銷訂單銳減及物價上漲的影響,在越南生存也越來越嚴苛。
補充:越南鋼廠和發,主要以板材類及線材為主,線材價格對台而言並不算便宜,加上煉鋼品質有限,在台灣用戶較少,不過去年和發受大環境影響,已經關閉4座高爐,復工時間仍未確定。
據螺絲業者了解,越南出口情形持續衰退,目前沒有外匯可以買原料,大約有一半的加油站已經關閉,當國家經濟受到影響,勢必會波及到當地企業。
螺絲業者表示,一般業者普遍認為越南是擴廠的第一首選,這想法或許是對的,但如果想在越南賺錢,理論上有難度,越南擴廠具一定方便性,加上有不少台商南向政策的先例,執行上會比其他東南亞國家容易許多。
但業者也說,光是去年當地運費漲幅就超過5%,加上油價及材料費比台灣還要貴,只有原料及人力價格較低,一來一回下來,訂單利潤頂多只是小賺,要大賺錢暫時不可能,除非未來料價能上漲。
(封面首圖: 近年許多企業紛紛跑去越南設廠。取自PhotoA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