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採中心/綜合報導
謝瓊煖、徐堰鈴影視劇場兩大實力演員同臺飆戲
創作出現象級音樂劇《勸世三姐妹》的金鐘獎最佳編劇得主詹傑,與2023TIFA《藝術之子》導演黃郁晴,在最新力作《罪.愛》中,以2013年轟動社會的「日月明功案」,及臺灣歷史上的重大犯罪案件為靈感來源,透過一名記者視角爬梳犯罪者身後的隱藏面,帶領觀眾探尋人類心靈匱乏時尋找寄託的平衡點。演員陣容包含謝瓊煖、徐堰鈴、黃尚禾等10位橫跨影視與劇場的實力派演員,於11月17日至11月19日在國家戲劇院登場。
當紅編導強強聯手,扎實田調挖掘犯罪的隱藏面
編劇詹傑創作橫跨影視、劇場等不同領域,擅長從小人物的生命經驗折射社會面貌,引起觀眾反思與共鳴,今年更以音樂劇《勸世三姐妹》掀起話題熱潮;導演黃郁晴則善於解讀文本裡的人物關係,其中特別深入女性角色的立體度及複雜性,今年憑探討劇場權勢性侵的作品《藝術之子》參與2023台灣國際藝術節(TIFA),廣獲好評。
《罪.愛》是詹傑和黃郁晴在2021到2022年作為兩廳院駐館藝術家的創作成果,談及創作源起,詹傑起初受到臺灣少見的集體犯罪「日月明功案」吸引,在幾年後讀到胡慕情記者的深度報導〈失控的心靈——還原日月明功案事件脈絡〉,才發現這駭人聽聞的案件背後,是一群各自命運不幸的中年婦女因互助而集結,最後演變成失衡的心靈成長團體。編劇詹傑多次先後走訪包括枋寮、臺北市政府警察局、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等地,進行犯罪案件的實地訪談。
詹傑回憶,在劇本雛型差不多完成後的某一天,在場館遇到黃郁晴,那個當下突然有個靈光,她就是最適合《罪.愛》的導演,於是提出合作邀請。此後,兩廳院媒合經濟部技術處的專案資源,為劇本發展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,黃郁晴在數據中留意到,女性犯罪的動機相較於男性,大多是迫於自身處境且無法求助,回應了詹傑的觀察與田調成果。他們也在當年駐館尾聲,共同完成《罪.愛》的階段性呈現。
徐堰鈴首度挑戰反派演技,睽違14年再同臺謝瓊煖飆戲
《罪.愛》集結10位臺灣不同世代的傑出表演者聯袂飆戲,包括有「劇場天后」之稱的徐堰鈴將挑戰不良於行,在光明下隱藏著極為扭曲「善意」的福緣讀經班創辦人黃巧雲;近年在影視、劇場都有亮眼表現的金鐘得主謝瓊煖,飾演全心付出家庭,卻同時想為傷痛找到出口,而加入福緣讀經班的女主角母親賴秀蘋。徐堰鈴提到,這幾乎是她演戲生涯中第一次接觸到的反派角色,也是跟大學同學謝瓊煖自2009年大開劇團98年度鉅獻《陪你唱首歌》後,暌違14年的表演合作,為此非常興奮與期待;謝瓊煖則說自己非常喜歡這個劇本,希望能夠透過表演,帶給觀眾同理他人的力量。
此外,還有同時是諮商心理師的「斜槓演員」的陳美月,將飾演女主角陳怡靜,與在《天黑請閉眼》、《角頭》等熱門影視作品中嶄露頭角的黃尚禾,在黑暗之中譜出情愫;劇場知名演員李劭婕、安原良扮演全劇關鍵角色,以及張棉棉、尹宣方、王靖惇、林俐瑜,共同揭露人心的脆弱如何被利用與操控。
「善」與「惡」的絕對?邀請觀眾走進劇場開啟對話
2023兩廳院秋天藝術節以「記憶中的黑夜」為題,透過劇場帶領觀眾直面被埋藏而無法訴說的記憶。壓軸作品《罪.愛》故事取材真實犯罪案件,關照在背後因人性複雜的本質,在受傷後衍生出的焦慮、軟弱為何在衰敗後變質成傷人的武器。
導演黃郁晴表示,在討論《罪.愛》的時候,「罪」和「愛」之間的比例拿捏是很重要的,「有人犯了罪,但犯罪一定是全然的惡嗎?可能隱藏了很深很深,所以歪曲的愛在裡面;有人犯了罪,可是因為動機相對良善,就不用受到懲罰嗎? 這個提問不是要有一個答案,而是讓我們思考。」黃郁晴也表示:「你不瞭解,有些人掉下去就是掉下去了,起不來。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那個不小心掉下去的人,但身邊的人或社會會怎麼接住他們?還是就放任他們走到沒有退路的那一步?這是《罪.愛》這個作品中希望可以讓觀者討論,一個很重要的點。」
由國家兩廳院主辦的2023秋天藝術節 詹傑✕黃郁晴《罪.愛》將於11月17日至11月19日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,誠摯邀請觀眾一同走入劇場,在「罪」與「愛」的天秤中找到出口。更多資訊請洽 https://www.opentix.life/event/1667089149884694528
封面說明:2023秋天藝術節 詹傑✕黃郁晴《罪.愛》
圖片來源:國家兩廳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