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王上溢/獨家報導
受到國際原料下跌影響,加上市場需求不振,國際行情持續下跌,台灣鋼廠新盤價雖然持平,螺絲業者說,以盤元價格為例,台灣價格遠高於國際行情,每噸估計相差2,000元,不排除台灣價格仍有下跌的可能性,市場對台灣價格看跌,現階段只能走一步算一步。
以台灣螺絲產業常用的盤元、直棒鋼為例,雖然直棒主要供應鋼廠4月份開平盤,但隨著本週廢鋼價格下跌,市場觀望氣氛越來越強,甚至市場需求可能比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還要低迷。
金屬加工業停班的停班、減產的減產,需求面沒有回升跡象,進而導致市場需求不斷遞延,在各產業鏈需求遞延的情況下,國內價格自然無法得到支撐,市場也有一派認為,需求不足是因為國外客戶還在去化庫存階段,即使市場前景不差,短期內也看不出成效。
鋼廠業者分析,國際鐵礦石價格下探,加上台灣外銷訂單需求復甦緩慢,是國內市場觀望的原因;中國市場的部分,由於當地需求復甦同樣緩慢,又面臨房市供過於求的窘境,進而導致鋼鐵內需下滑,賣壓更為沉重,影響國際鋼價走勢,這也是造就目前市況低迷的主要因素。
日前有業者在鋼鐵相關群組引用中國當局的鋼鐵趨勢,從第一階段「不相信會跌」,已走到最後階段的「不相信不跌」,而台灣市場需求更差,雖然檯面價格沒有變化,但不少業者私下降價邀單不斷,加上進口料市場持續降價,實際上恐怕已經「跌到沒感覺」。
(封面首圖: 外銷訂單乏力,進而影響上下游產業供需。取自PhotoAC)